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投名狀》--漩渦中的領袖

已上映了一段時間,平日下午去看的人更少。寥寥十數人,完場時慢慢散去,只剩我和紀安兩個熱血青年,呆坐銀幕前,一點沒有離去的意思。

終於舉步步出影院,職員一定覺得我們兩個女子很奇怪吧?一前一後步伐沉重。走了好一段路,紀安和我都沒有說話,思潮起伏。

三兄弟,都是赤膽忠誠--雖然採用的方式不同。

大哥、二虎、午陽互相敬重,非因一個「投名狀」,而是由衷的敬佩。識英雄重英雄,見面第一眼就把對方認出來了,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兄弟。

一場一場硬仗都打下來了,走過艱辛,抹過血汗,始終仍是落得令人唏噓的結局。

是誰的錯?

大哥沒有錯,他是三兄弟中最有遠見和謀略的人,由始至終他都沒變,功名和權位容易令人誤解,卻從沒扭曲他心智。他比二虎、午陽都看得遠--只是看不透君王心。

二虎沒有錯,不明白大哥的確令他落入痛苦深淵,但他或許是三人中最幸福的一個,因為他不會知道「真相」--卻又是一個他永遠無法瞭解的真相。不過,說到底,又有誰說得清政治上的爾虞我詐、朝廷中的權力鬥爭?

午陽沒有錯,一直他都單純地追隨大哥和二虎,可是,單純如他又怎能明白到底在發生什麼事?心焦如焚,便只有盡力用他自己的方法來拯救大哥--又一個無辜的人被捲入。我心底裡卻是希望世上有多些如午陽般心思單純的人,認定了的真理,直直向前衝,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不過,正因世界不美好,也沒有多少個午陽,才需要大哥這類勇於周旋於 Politics 中的戰士。這類人最是孤獨,因為至終沒有人會明白他們,只會以為他們貪戀權位美色、背信棄義。

好一段路後,我朝紀安瞄一瞄,兩人開始相視而笑,仍是說不出話來。兩個熱血女子,彷彿投入了這三兄弟的情義中。(我常覺得 8 號仔和 3 號仔,很能瞭解對方的)

弄得如此收場,到底是誰的錯?

Politics.

是的,是 Politics--君心難測,居高位的人又以人命家國作賭注,任為國賣力的將士在他們的棋盤中被隨意玩弄。正如電影中所說:這年頭,死,很容易;活著,比死更難。

聖經中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提摩太前書 2:1-2)

此話不假,我們要為在位的領袖祈禱,領袖太重要了,領袖對於世界、人民、事工......的影響太大了!看那個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這頭賜予兩江總督黃馬褂之尊榮,那頭就大炮槍手侍候,不是君心難測,而是領袖只為自己打算,怕功臣擁兵自重。

另一頭的「在位者」三太監,所有精力用於明爭暗鬥,下面大哥、二虎、午陽力圖撥亂反正,押下自己性命,犧牲無數士兵,為的是一個「天下再沒有人被欺負」的遠景,可惜我有我努力,你有你爭權玩權,天下仍有許多黎民被欺負,也埋下了其後被列強欺負的國運。

一個好領袖,可以天下不再有人被欺負;一個/一幫壞領袖,結局就是--《投名狀》。

如果今天我們身處的是「領袖」的崗位/角色,或有三數人歸你管理,或文件和決定需要你的簽名 approval,或你有投票權......真的要很謹慎每一個心思、說話、意見、簽名、投票......因為我們每一個小小的行動,都會影響到別人。

----------------------------------------------------------------------------------------------------

《投名狀》除了觸發我思考作為一個「領袖」的位分外,它還在 mentoring方面有點點啟發。

午陽從大哥的行動中,學到「擒賊先擒王」的大道理,致令午陽往後在第一仗舒城之戰中奠定勝局。

一次破城後偶然的機會,大哥知道時機到了,二虎、午陽和眾軍士學會了軍紀的重要,終於由一群土匪蛻變成一支精兵。

「身教」和「實地教導」都是大哥 mentor 二虎和午陽以致眾軍士的方法,他的確是了不起的 mentor。他不急,待時機到了他就力排眾議去教 right things。

大哥就像 Peter Drucker 和 Warren Bennis 所說的:
"Management is doing things right; leadership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s.”
----------------------------------------------------------------------------------------------------

我一向不太喜歡看「專業」的電影評論,不知是我不夠專業還是什麼(but very honestly I'm just a simple ordinary film-lover),讀那些電影評論不是影響了我看電影的胃口,就是令我覺得是為評論而評論,又或全是預測「市場喜好」的 so-called 評論,看了真教人難受。

我倒很喜歡看別人在 Blog上寫的「電影看後感」,很個人的體會,卻總看得我心裡喜孜孜的,直想把那齣電影立即看了才好。

《魔間迷宮》(Pan's Labyrinth) 是一齣令我很著迷的電影,雖然我不敢再看第二次。(又是魔間,不是魔間就是魔幻,香港的電影中文譯名真是......但怎說也比內地和台灣直譯好,不過這魔間是比近期那 I am Legend 的魔間早的,戲名邊個「抄考」邊個,好明顯)

劇情簡介,可以直接 click 上面戲名或圖片,有一個私人 blog 作了一個很好的圖片介紹。

另有一個 Blog,她寫的體會,我讀得十分享受:
http://tw.myblog.yahoo.com/hsinyipt861979/article?mid=488&prev=-1&next=486


雖然我偏向相信 Ofelia 最後重返父皇的地下王國(現在已經動搖了),但我很欣賞這 Blog友所寫的分享,簡短而擊中要害。一讀再讀,仍趣味盎然。

4 則留言:

愛美麗 說...

hey Wendy, 你真的很浪漫呢! 我看罷魔間迷宮,便認定那個地下王國純粹是Ofelia的幻想,是對惡父親的驚恐與壓抑情緒所衍生出來的世界,只是不能解釋樹根娃娃給Ofelia母親的影響...,我想,我還是太培歡理性分析了, that means boring.

Wendy Chang 說...

Emily, 反覆思量, 其實都有充足理據支持 Ofelia不是幻想, 而是真正發生的另一世界......不過, 當我再細思電影的用意, 似乎純粹幻想更能帶出意涵 :( 但我很不想承認全是Ofelia的幻想啊, 心好痛的 ;_;

匿名 說...

其中一些人物個性刻畫淩亂..自古交戰.斬首使節的事情多了。有這麼傻的蘇州頭領. 有意死在使臣刀下的. 可能吸了太多鴉片燒壞腦袋...而趙二虎呢,當賊匪,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殺人不眨眼睛, 漁網一扔,人就成了俎上魚肉,任另其宰割.屠城三天殘害百姓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與敵人大講予腐義氣,哭死過去...導演思維真有意思. 有點不符合常理.不真實.不現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看似尊重的行為卻釋放出嘲諷的意味,不明白什麼是戰爭謀略。兵變 發餉 基本上除了「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他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煽情為了表現主題硬安上的, 行為更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匪首的人

匿名 說...

投名狀其中一些人物個性刻畫淩亂.. 蘇州城主. 仔細想一下可笑.告知他是故意放進來的、煞有其事的比劃刀劍,撲到水池裏,來個羅曼蒂克死,想自殺,找個犄角旮旯自己解決,弄這個大義凜然顯得高風亮節,不明白 可能吸了太多鴉片燒壞腦袋 也就投名壯裏有.. 蘇州糧倉已空 城內到了人吃人地步 降的態度鬼詐 還不放兵出來搶糧 搶糧殺戮行為 趙二虎刀下多少無辜亡魂應該最瞭解.....

而趙二虎呢 當賊匪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 漁網一扔,小兵成了俎上魚肉 任另其宰割;為立投名狀冷血殺掉無辜百姓 殺人不眨眼睛; 屠城三天殘害百姓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因老大圍城一年吃糧吃到最後一天不得不死的敵人與其大講予腐義氣,哭死過去...導演思維真有意思. 有點不符合常理.不真實.不現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看似尊重的行為卻釋放出嘲諷的意味,釋放出惡毒的眼神. 無視戰爭謀略; 三軍之上,糧草先行;什麼是詐降;農夫與蛇;回頭圍城;防備後襲. 忘記圍城一年快要餓死的同袍為不義, 陷城外大屠場被城內人屠殺的戰場同袍於不義。

兵變 發餉 陷軍隊/戰爭/百姓於不義. 陷老大于不義, 會被控包庇屬下 疑擅自封賞者中飽私囊 陷兄弟于不義, 會被上頭清算 落個死罪 老大多番忍讓是守投明狀及顧全大局 基本上除了「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趙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所有是非就是趙先挑起來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了表現主題一廂情願硬安上的, 行為更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匪首的人